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8章 省纪委副书记

泷北重型机械厂位于昆仑山脉的大山深处,在特殊年代,这类工厂被称为“三线”工厂,地理位置大多比较偏僻。

这类企业最大的一个特点是规模大,泷北重型机械厂职工最多的时候有一万多,加上家属,一个工厂就是一个小社会。所在的王家岭原本只是个十几户人家的穷山村,自从有了泷北重型机械厂,学校、医院都建立了起来,完全蜕变成了一个小城镇。

由于工厂的特殊性,除了一小部分生产车间在王家岭村,大部分设备生产都在山洞内。所以从外部看,很难发现这个小城与其他地方的城镇有什么区别,不过也正因为地位的特殊性,这个城镇很长时间没有一个官方的名字,依然保持着原来的称谓,王家岭。

建设这个工厂的是史春平任西部某军区司令员的时候下面的一支部队,朱松阳的父亲朱开林便是其中的一名战士。

工厂建成后,战士们脱下军装,从战士变成了工人。朱开林当时只有小学文化,但那个年代已经算是文化人了,要知道为了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全国还轰轰烈烈搞了几年扫盲班。

朱开林工作很勤奋,也很爱学习。工厂建设初期,缺乏技术人员,使得一些国外进口的设备因为操作不当经常会发生故障,朱开林吃住在车间,苦苦钻研,不但让设备使用率提高了,还对一些关键零部件做了改良,提高了产品精度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

为此,朱开林被评为劳模,史春平专门为他颁发了奖章,并直接提拔为车间主任。

大动乱开始不久,史春平受到冲击,为了防止波及子女,史春平把大儿子史国新送去了岭南军区,那里是他进京都前的最后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把二儿子史国荣送到了泷北重型机械厂,把小女儿史雅琳送回了老家。

泷北重型机械厂虽然未能幸免大动乱的影响,但相比城市里的轰轰烈烈,这个偏僻的小山沟平静了很多。史春平对当时的厂领导特别交代,要严加看管儿子史国荣,厂领导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朱开林,朱开林把史国荣领回了家。

领导要求严管,但厂领导没那个胆子,朱开林更不敢。

那个年代,物资贫乏,什么都缺,吃的用的都要凭票,有些东西有票都买不到。

史国荣在城里生活惯了,哪受得了这种苦日子,朱开林常常是自己和家人挨饿,也要让史国荣吃饱吃好。即便如此,有时也是有了上顿没下顿。

史国荣部队大院长大的,年轻,脑子聪明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